李白的诗全集1~4年级

发布时间:2022-12-02 14:03:43

李白的诗全集1~4年级

一至四年级小学课本上李白的诗:共五首如下。

一年级上册: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年级上册: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四年级下册: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由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共马鞍山市委宣传部、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委员会联合出品,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推出的大型原创舞剧《李白》,近日在国家大剧院精彩亮相。该剧在呈现上精致细腻、唯美写意,似一缕清风,吹来了中国舞剧艺术不断进取力求创新的时代之风。

舞剧《李白》由三幕一序一尾组成,以唐代诗人李白从入世、处世再到出世的三个人生节点作为舞剧情节框架,展现出其执着不移的入世精神、独立不倚的自由人格,动态立体式呈现出李白一生思想及其人格转变的过程。在舞剧文本中,编剧江东并没有将李白一生的繁缛琐事完全机械地铺陈在舞台之上,而是巧妙地选取了李白一生中三个颇为重要的人生节点,即第一幕“仗剑梦”中,狱中的李白在人生的低谷中忍辱含垢;第二幕“金銮别”中,大殿之上的李白在人生得意之时的挥毫泼墨;第三幕“九天阔”中,出世后的李白归隐山林,经过这一世的辗转与坎坷,最后悟得大道,终成“诗仙”。《将进酒》《静夜思》《流夜郎赠韦良宰》《清平调》……诗仙李白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诗作,观众都可以在剧中再次重温。

以舞蹈场面和具体的事件来刻画“李白”这个人物,显然是对该舞剧主创们的一大挑战,它考验着创作者们是否具有敏锐的艺术嗅觉、独到的艺术视角、新颖的艺术思维。因此,对于这部舞剧的创作而言,这个题材不啻是一块艺术试金石。实际上,将历史人物故事作为舞剧题材进行编创,这本身对编剧自身的艺术造诣与文学修养就有着极高的要求。它要求编剧不仅要对历史人物熟知,而且更要真知——真正把握历史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并且在此基础上有着独到的、深刻的洞见与理解。或许“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李白的理解并不相同,但毋庸置疑的是,编剧像是一位掌舵者,把握着整部舞剧的情节脉络走向与人物情感纠葛。在舞剧《李白》中,正是由于编剧独具匠心的编设,才使观众可以通过舞剧迅速捕捉到李白的一生,同时将李白诗词的意境通过舞动的肢体和剧场呈示加以渲染演绎,最终使作品呈现出文气十足、内敛与张扬共荣的大雅风范。

如何用舞蹈艺术来诠释李白?该剧总导演韩宝全率领着他的创作团队很好地抓住和突出了舞蹈艺术这一优长,将李白这一艺术人物的情绪发挥到极致,并且在舞蹈语汇上编排了大写意式的、带有中国国风特色的中国古典舞来作为作品的语言形式。中国古典舞自新中国成立之初,历经舞蹈工作者们的细心雕琢与艺术创造,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舞坛上最能够体现国风与古韵的舞蹈种类之一。因此,舞剧《李白》中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共同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与形。

在舞蹈表演方面,饰演李白的青年舞蹈家胡阳表演情感真挚、层次丰富,舞动间将身陷囹圄不得志、金銮殿上意自狂、山林彩云乐逍遥三种处于不同境遇下的李白演绎得生动传神。在第三幕中,胡阳的独舞大开大合、流畅自在、腾空跳跃、展臂抒情。通过舞蹈表演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二维文本画面塑造成为一种集空间性、时间性为一体的三维动态画面。除此之外,剧中的群舞也成为该剧亮点。如女子的“贵妃舞”“酒香舞”“白纻舞”“月光舞”,男子的“踏歌”等均很出彩,与男主的独舞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喻示出大唐盛世歌舞升平、国泰民安之盛况。

舞剧《李白》不啻像一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架构起五千年华夏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桥梁;更似一汪清泉,涓涓细流发出的怡人水韵之声,安抚着现代社会中人们浮躁的内心,让人们在闲暇之余体味着清风徐来、古韵悠长的艺术味道。

热门精选